close
當家教也有好幾年了,小時候對數理方面就比較沒問題,也遇到好老師會帶做好多有趣的實驗
心得:有興趣才會學得開心(or 要學習效果好至少不能主觀排斥!)
今天國二數學理化復習,課堂中學生突然發現之前的三稜鏡還在,剛好提振精神來玩一下吧
維基百科:
三稜鏡是光學稜鏡中的一種形式,在外觀上呈現幾何的三角形,是光學稜鏡中最常見,也是一般人所熟知的,但並不是最常用到的稜鏡。三稜鏡最常用於光線的色散,這是將光線分解成為不同的光譜成分。利用不同波長的光線因為折射率不同,在折射時會偏轉不同的角度,便會造成色散的現象。這種效應也被用來對稜鏡物質進行高精密度的折射係數測量。
物質的折射係數固然在不同的波長會有所不同,但有些物質的折射係數對波長的變化比其他物質強烈(色散非常明顯)。通常,BK7玻璃的色散較低,LaSF11玻璃的色散就很明顯,因此更適宜做為色散用的稜鏡。
稜鏡的頂角能夠影響到稜鏡色散時的特性。通常,要適當的選擇光線射入的角度和射出的角度,當角度接近布儒斯特角(Brewster angle)時,在折射時造成的損耗最小。
一束白光會分出不同顏色,一般就分為七種顏色,即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和紫。
簡單來說就是白光在特定角度射入三稜鏡可以色散出彩虹!
因為用手機燈照明亮度不夠,關燈比較容易看到,角度不好找,一直測試到精神都好起來了XD
動動身體讓腦袋放鬆一下剛好
經過一些摸索找到色散佳的角度,且找到彩虹的時候大家都很笑成一團(有成就感會學更好)
拍照留念,再繼續上課囉!GO
全站熱搜